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上海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中心?

赵永超 华略创智 2019-07-2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与新型智库零距离


作者: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 赵永超


近期,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三年内上海将建设“六大中心”,并形成“一个系统”。“六个中心”是指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国际保险中心、全球人民币资产定价、支付清算中心和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中心,“一个系统”是指“金融法治高地、金融制度创新高地和金融人才高地,形成国际一流的优良金融生态系统”。


实际上,上海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在我国的金融业地位举足轻重。全国直接融资中的85%来自于上海金融市场,上海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多个期货交易品种交易量都是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股票筹资总额全球第二,股票市值全球第四。


2017年上海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33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7%。上海副市长吴清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海将“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市场功能、健全金融机构体系、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扩大金融开放合作、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争取到2020年建设形成‘6+1’格局的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是区域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涉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和引领性问题。那么上海“六个中心”的金融定位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定位历程折射出哪些规律?让我们上溯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的历史源头,对比分析我国各金融中心的定位现状,探索得出若干启发性的结论。


  01  

上海金融中心定位演变


本次《行动计划》“六个中心”的定位是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三十年之功基础上的全新提升。


上海定位于国际金融中心由来已久。


(1)确定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的远期目标


早在1991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时提出:“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上海金融的第一次定位。


真正写到政府文件的是在1992年。1992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海要“逐步发展成为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这时上海是定位于“远东”的金融中心。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最终确立。同时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并明确陆家嘴成立全国首个国家级金融开发区。金融中心建设几乎和金融核心区建设同步,这也是上海金融发展的一个特点。


彼时上海的金融中心定位还比较笼统,还没有具体的功能定位。“九五”期间,上海金融首先提出要发展金融保险业,要“实现金融保险业的商业化和国际化”。可见上海金融中心的起步也是抓住若干金融子行业。


1996年市政府第二次浦东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宣布,将当时上海已有的上海产权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中国上海人才交易市场十大要素市场逐步迁入浦东。这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将会带来长远影响。


(2)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全方位推进金融中心建设


“十五”期间,上海才正式提出要“全方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当时提出的定位是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金融市场,包括“发展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二是加强“金融信息中心、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人才中心”建设。这期间,高层意识到建立金融市场的重要意义,但还没提出“市场体系”的理念。但上海已经意识到“金融信息”“金融人才”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规划。


随着2000年世纪公园竣工,到2003年,御景园、天安花园、水清木华、华丽家族、世纪花园等环世纪公园多个房地产项目先后建成,陆家嘴开始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发展环境。


“十五”后,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步伐明显加快,定位思路日益清晰。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十一五”时期,上海形成了“加快多元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体系”的共识,并第一次提出建设“金融产品创新中心”的定位。


这时期融资租赁、基金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迅速发展。2008年陆家嘴软件园揭牌,“数字金融”开始起步。


“十二五”时期,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定位是“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这时期围绕金融中心建设,国外股权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开始快速发展。捷银支付、标准普尔、惠誉、普华永道、安永等咨询、评级、律所等专业服务机构纷纷入驻陆家嘴,提高了上海金融的产业生态。


(3)以自贸区金融开放为引领,全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十三五”时期,上海金融中心的定位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与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随着2015年上海自贸区扩区到陆家嘴片区,上海系统推进“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建设。


依托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上海各类金融机构相继在自贸区设立国际交易平台: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总体运行稳健,上海清算所铜溢价、乙二醇掉期交易,上海自贸区首批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落地,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首单挂牌企业FT跨境债转股落地,“一带一路”熊猫债在自贸区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等。上海金融中心对人民币走向国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上述的历史演变来看,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在“定位”上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是远期定位目标十分清晰——国际金融中心。不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这一目标始终没有受到影响。


二是定位重点经历了从抓微观到抓体系的演变。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也是首先抓住若干金融子行业,然后推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并逐步吸引各类金融专业服务机构集聚,形成完整的金融中心生态。


三是定位角度经历了从抓产品到抓集群的演变。产品创新仅是细分市场中某一类的共性,但是金融产业集群的打造才是世界金融中心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全球人民币定价中心”的定位,十分清晰明确,有利于迅速推动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


  02  

各地区域金融中心定位特点


从2006年起,我国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开始日益受到重视。各类“金融中心”层出不穷,目前我国已经有大大小小30余个金融中心。这些金融中心的建设首先也是明确提出自己的定位。从各个城市金融定位总结来看,这些金融中心可以分为几类:


一是具备“国际”标签的金融中心。我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都将“国际”作为金融中心发展的定位标签。北京定位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深圳定位为“影响全球的人民币投融资集聚地和国际化金融创新中心”,广州定位为“与广州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国际化区域性金融中心”。除一线城市外,贴上“国际”金融中心标签的还有南宁、昆明、伊犁和喀什。这些沿边省会城市或贸易城市具备打造区域级国际金融中心的客观基础。


另外一类是定位为“区域”级金融中心的城市。这些城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都是集聚周边区域金融资源,打造区域性金融高地。如济南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金融中心”、重庆的“长江中上游金融中心”、成都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合肥的“影响全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国金融综合服务基地”、郑州的“全国重要的商品期货交易与定价中心”等。


近年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发展形成的一批“特色”金融中心。这些金融中心都在某一细分金融行业或金融功能方面集聚资源,结合区域特色经济产业,丰富了我国金融中心定位类型。如青岛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杭州的“全国互联网金融中心”、宁波的“海洋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沈阳的“以产业金融为核心的东北区域金融中心”。这些区域特色金融中心是全国金融中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有望在各自金融功能定位方面发挥比较优势。


但另一方面,也要对我国众多的“金融中心”进行反思。是否我国需要这么多的金融中心?


欧洲面积与我国相仿,可以称得上是金融中心的不过伦敦、都柏林、爱丁堡、卢森堡、苏黎世、法兰克福、巴黎、阿姆斯特丹和布鲁塞尔等不超过10个城市。美国称得上金融中心的不过纽约、波士顿、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总数也不会超过10个。这十余个金融中心形成了功能差异但相互支撑匹配的金融中心体系。


如纽约、伦敦、卢森堡都是货币进出该区域的“门户”,发挥全球资本结点功能;爱丁堡、波士顿、日内瓦等都是承担资本存储和基金管理的功能,推动区域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苏黎世、阿姆斯特丹、伦敦、芝加哥承担期货衍生品交易的职能,分散金融波动风险;洛杉矶、法兰克福等形成科技金融中心,推动区域新型产业发展。除非有新的金融工具革新或新的产业革命,10余个金融中心是可以覆盖现有金融中心发展需求的。


另外要思考的,具备什么特征才可以称得上金融中心?金融资产体量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金融中心的辐射能力,特别是配置资源的能力和资产定价能力。严格来讲我国众多金融中心绝大部分还不具备辐射力。


  03  

面向未来的金融中心定位


单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经验,可以看到我国众多的“金融中心”目前还处于细分金融行业资源集聚的阶段,全国金融中心体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个金融中心势必也会经过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环节到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各区域金融中心也必将不断蝶变成长。那么,如何有效恰当地定位一个金融中心的发展功能和目标?笔者认为应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金融中心定位必须服从于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战略。金融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要切实理解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包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产品、哪些金融服务、需要哪些金融技术和特定的金融市场。区域中心城市要努力建立与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相匹配的区域金融中心。比如洛杉矶的金融中心,与硅谷的科技创新相得益彰,他的金融体系就与美国东北部“传统”金融业态存在诸多不同。


二是金融中心定位要适度引领区域经济前瞻性发展。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资源,始终要“站高一步、靠前一步”。特别是在资金相对充裕的今天,金融中心的作用不是被动地匹配区域金融与实体资源,而是发挥其先导优势,主动作为匹配实体资产升值要素,成为催生一批新经济体的催化剂。历史上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充分发挥金融业先导作用的典型案例,金融业的发展始终是城市经济工作的核心。


三是金融中心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相融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深入,未来区域经济范围内的每个城市都有发展金融业的机会,要主动引导发掘自身金融定位,通过金融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方面美国东北部北美地区的金融中心布局值得借鉴。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纽约为龙头的大纽约金融中心圈,包括金融决策中心华盛顿、金融后援和备份中心的新泽西州、基金管理中心波士顿、期货衍生品中心芝加哥以及寿险和风险管理中心多伦多、蒙特利尔等众多次级金融中心。


四是紧密跟踪研究区域金融业发展趋势,对金融中心定位进行动态调整。包括上海金融中心在内,所有的国际金融中心都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都需要根据国际发展大势、国家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不断调整自身金融中心定位。如伦敦在英国处于二战前和二战后的金融中心定位就差异很大,这里面需要一系列的创新性的制度供给、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金融理论的创新。

 

我国主要区域性城市金融中心功能定位



———— e n d ————

推荐阅读

【原创】科创板呼之欲出:看各地政府如何为科技企业赋能

2019,上海又有哪些新动作?市政府工作报告(精享版)

超越香港?海南需要脑洞

送钱送户口,这些城市为什么还是难以留住人才?

工作是一种修行,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忠诚

致那些年“折磨”过我们的领导:谢谢你,让我懂了这些道理

原创】长三角26城创新活力排名,谁是一枝独秀,谁在异军突起?

【原创】怎么样从招聘文案判断一家成长型企业的气质是否适合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